娛樂王朝林策

第八百一十五章 馮闊海

接下來,那支配合群演的部隊也會一起跟著去,因為在那裡還有兩場重頭戲,就是“殺四郎,搶碉樓”前的撒錢撒槍場面。

這一段也是“讓子彈飛一會兒”名場面的再一次展現,是整部片子裡最重要的情節描寫之一。

第二場重頭戲是在鵝城郊外,圍獵假冒張麻子的那場槍戰戲,以及最後駕馬車逃跑的師爺被炸死的那一段情節。

就此整部片子的拍攝才宣告結束,因而從今天往後的拍攝也算是到了最高.潮的部分,連普通群演都能看出這個故事的概括架構了。

人做事都有這樣的心態,眼望得工作前景清晰可見了,工作熱情和態度也就隨著高漲起來。

於是,這幾天的大場面戲碼拍攝過程出奇的順利,原本一個星期左右的拍攝預計,結果只用了5天。

台山和開平是相鄰的,所以兩個地方的距離只是一步之遙,因而即使以大部隊整體開拔的方式,也不過四十來分鐘就趕到了。

看到了那座小方城的城外,很多人都在紛紛感嘆:電影中的鵝城原來是真實存在的。

即使是劉清山,也是在查過資料後有類似的感慨,可見這裡的環境之優秀,跟心目中的電影場景有多契合了。

其實這座小城式的建築,是早年間當地梅姓華僑以及僑眷僑屬建立的私人住宅,所以在當地這裡也被叫做“梅家大院”。

大院佔地面積80畝,108幢二至三層帶騎樓的樓房,呈長方形排列,鱗次櫛比,整齊劃一,中間有40畝專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市場空地,儼如一座小方城,故有“梅家大院”之稱。

現在幾乎不可想象,那個梅姓世家怎麼會這麼有錢,有能力建下來這樣一座形同小型城鎮的地方。

不過這些已經沒人關心了,甚至在當地志裡,也很少有梅姓族人的介紹,只籠統地稱之為當年僑鄉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的範例,梅家大院是目前全國儲存得最完好,且具有一定規模的華僑建築的典型代表。

這裡同樣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重點,因為此刻在城門前等候著的,除了當地政府、附近村民,還有來自於粵省省級文化部門的工作人員。

梅家大院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,極具開發潛力,這些人就是本著這個原因過來的。

而且跟之前的自力村一樣,當地政府很歡迎這支攝影團隊的,不僅派人把需要用到的建築粉飾一新,還臨時派駐了一隊各級工作人員住進了城裡,用以配合劇組及時清理出拍攝場地。

進了城,迎面就是那個專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市場,但現在幾乎沒有人肯守著他們的攤位了,因為所有人都朝劇組湧了過來。

相比自力村,這裡的交通、通訊條件顯然是好了太多,路上不僅跑著可直通這裡的公交車,兩邊的門店裡還掛著各種手機、服裝、五金、土產雜貨的牌匾,很明顯這裡具備了一個小城鎮該有的一切設施。

這裡的人也大都多穿著現代,不缺時尚感,年輕人的身影並不少見,說明這裡外出打工的人並不是多數。

他們未見到這個劇組裡的大明星而歡呼雀躍,而且劉清山受到了絲毫不比葛大爺和發哥差多少的熱情待遇,顯是這裡的人都瞭解他的很多事情。

甚至有年輕女孩在人群裡高喊“Alien”,現在這組單詞已經成為了劉清山的英文名,不過我也只有他的粉絲們才會這樣稱呼。

即使是普通老外和大部分國人,也多稱他為劉先生或劉清山先生,似乎這麼經緯分明的稱呼方式,已是某種民間意義上的約定俗成了。

別看這裡僅是個小城,街邊的人們也能認出很多劇組裡的演員來,比喻劉佳玲、周雲、陳昆、紹兵、廖方、杜易衡、江武他們,都有人能喊出他們的名字來。

所以近兩個月來相對閉塞的拍戲環境,讓幾乎所有人都有了重返人間的興奮感,演員嘛。畢竟被更多人認出才算是對身份的認可。

劇組的居住地不同於之前,並沒有集體居住環境,而是被分散在那座聯排的二層老建築當中。

只是二樓是不對外開放的,一樓之前就有人在居住,現在人家的傢什都搬到了二樓存放,也沒地方可插腳。

當地政府對此的解釋是:“在得知劉先生要來拍電影,梅家大院就開始集資建設賓館了,可惜三個月前的一場大雨延誤了工期,所以也只能這麼對付了!好在絕大多數人都能住上雙人房甚至單間,聽說在這裡統共不過十幾天的時間,還請劉清山幫著解釋一下這個特殊原因!”

劉清山哈哈大笑:“演員在野外住帳篷的經歷很多,你們給安排的條件並不比賓館、酒店差,我們可不敢有條件不好的想法,而且對你們的細心安排很感激!”

花花轎子眾人抬,這條標準放之四海皆準,這裡也是如此,均呈現出皆大歡喜的表情。

再者說了,人家的具體安置也不算差,很多人能享受單人單間的待遇,儘管設施相對簡陋,上廁所還是需要去公共場所,但相比自力村可是乾淨衛生多了去。

由於那些馬也帶過來了,被臨時安排在部隊所在的一個大院子裡,因此需要加強騎馬訓練的演員,就要去那裡牽馬。

劉清山也在這個行列裡,他也養成了一個臨睡前駕馬走一圈的習慣,所以在當晚當地人組織的飯局過後,就伴著劉佳玲、周雲、陳昆、紹兵、江武幾個,來到了部隊所在的居住區,順便搬著幾箱酒和飲料。

在這裡,他見到了那位之前在電話裡接觸過的副營長馮闊海。

軍人是不會參加民間組織的飯局的,不過另有當地駐軍方面的人來到以表慰問,馮闊海就是其中之一,也是最高軍.銜者。

很明顯此人跟連長霍連生交情匪淺,其他人寒暄幾句後,就騎馬出去了,劉清山就留了下來跟二人相談。

儘管他不認為馮營長不見得能說出幫助自己的理由,但畢竟這個人在忙前忙後的態度積極,該有的感謝還是不能含糊。

果然馮闊海還是之前的那番話:“劉先生,感謝我就免了吧,受人之託而已,況且並沒有實際幫上什麼!”

劉清山笑著搖頭:“怎麼沒幫上,若不是你和霍連長的提醒,張平在上面找了人的事,我就不會及時知道,人或許就會直接送往鄉里了,那可就會讓鄉里跟縣裡產生矛盾,我這罪過就不會不輕了啊!”

馮闊海一個勁地搖頭,“送往鄉里一直是我們的建議,是你劉先生沒有采納,不是我們的功勞!”

劉清山搖頭了道;“同樣是往鄉里送,得知不得知張平託了關係就會是兩種狀況,幸虧有你們的資訊反饋,才避免了鄉里跟上級機關起嫌隙的可能性,我想要的效果也遠不如讓他們的人直接帶走更顯著!這事到此為止吧,我們沒必要事後爭來爭去的!”

那位馮營長也就不再提及,而是問道:“那個被送往醫院的人,現在怎麼樣了?”

“對方搬出來了一位行業大佬,而我剛好跟他有些合作,人家親自為這事從京都跑了來,面子是要給的,但沒有相應的補償,我還是不會救治那個人!”

“補償是應該的,劉先生的辦事作風我們瞭解過,個人經歷比較特殊,對於不明來歷的人過度謹慎情有可原。”

“應不應該都要出點血,張平這個人做事有些不地道,我又很敬重張導,有責任幫他出一口惡氣!”

“今天的報紙我看了,知道了不少裡面的門道,那個張平確實有些囂張跋扈了。原來張導的老父親在臨去世前,就已經看出了他的野心。”

“關鍵是張導一直被矇在鼓裡,還以為這個人在幫他分憂代勞呢,我勸說他的過程有些曲折,若不是剛好發現了有人盯梢,他未必就能醒悟得這麼快!”

“還有這種曲折?那位張導也有些過於愚鈍了。”

“誰說不是呢,但也怨不得他,兩個人是多年的好友,頭幾年那個人也的確幫了他很多。只是張導身上的市場號召力太大了,幾部影片都賺到錢後,張平就開始各方面干涉,不再掩飾他的野心!”

“我看過劉先生引用馬克思資本論的那段畫面,資本的貪婪果然很無恥!”這是霍連長插了一嘴。

劉清山深以為然:“張導應該感到慶幸,他所信賴的朋友有些過於明目張膽了,不然再隱藏的深一些,等到最終發現時已經無法挽回了!”

馮闊海點點頭,“那是他藏不住了,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,有些得意忘形、我是不懂這些,看那些報紙上分析的!”

“有這部分的原因,主要還是那人的品性如此,敗露是早晚的事,只是張導能什麼時候頓會過來的問題。”

劉清山說到這裡為止,接下來問到了另一件事:“託付馮營長的人,有沒有可能打聽到張平找的是什麼人?我總覺得這件事並不簡單,一定還會有什麼後續!”

人氣小說推薦More+

農家長媳:我靠美食養未來首輔
農家長媳:我靠美食養未來首輔
【種田+美食+雙潔+寵妻+打臉爽文】 【護短堅韌大廚女主VS內斂寵妻首輔男主】 江貞穿越天崩開局,爛賭的爹、自私的娘,愚蠢的大哥和破碎的她。 睜眼即將被賣到尋歡樓,好在被未來婆婆救下帶回家。 夫家窮困潦倒,還有個小叔子要養。 為了報恩,江貞擼起袖子拿鍋鏟,道道美食掙大錢! 蓋大房,置田地,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。 她還供養夫君讀書,卻一不小心養出個首輔。 PS:農家長短,日常慢熱,無空間系統金手指,
九粟
懷揣小福星,流放路上帶飛反派
懷揣小福星,流放路上帶飛反派
白歲禾穿書了,穿成一本流放文裡反派的炮灰妻子。書裡,原主是兵部侍郎顧家的三少奶奶,女主是大伯家的嫡女,按照劇情,原主會在流放的途中,被女主牽連,一屍兩命。 原主的夫君為了給原主報仇,黑化和男女主作對,最後敵不過男女主,他們這一房徹底結局。 白歲禾摸著腹中的胎兒,正發愁這未來的日子該怎麼遠離女主,保住反派夫君和自己的小命。 忽然聽到一聲清脆的奶音:“孃親,快到院子裡去,那裡有好東西。”話音剛落,院中
只打雷不下雪
花心贅婿
花心贅婿
“你一個廢婿敢找小三?” “小弟精武學,懂醫術,曉五行,通天道……” “你就是天王老子也得給我跪著!” “剛才沒看清,原來是老婆大人……”
陳桃
揉碎月光
揉碎月光
溫寧剛進入職場當牛做馬一年,就發現自己胸前長了個腫塊。 她去醫院就診,誤打誤撞遇上出國留學多年,進修乳腺外科的陸蔚然。 一場再普通不過的查體,他一見鍾情,她窘迫難當。 溫寧以為再也不會見面。 直到第二天帶著奶奶求醫,發現安排的主刀醫生竟又是他。 溫寧覺得自己很倒黴,每次最難堪最窘迫的時候都被他輕易看穿。 短短五天相處之中,溫寧悄然動心。 直到看清兩人差距猶如天壤,她果斷撤退,逃之夭夭。 本以為再無
朝辭
大嘴巴子扇自己,老婆別急我能行
大嘴巴子扇自己,老婆別急我能行
上一世,蘇皓是個混蛋。 他好吃懶做,還愛酗酒,動不動就打罵老婆,不給老婆和孩子飯吃。 對生活無望的老婆,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,借了半斤肉,混雜著農藥,和孩子吃完上了路。 幡然醒悟的蘇皓,帶著悲痛,一改所有壞習慣,給家鄉修路,扶貧助農,帶著鄉親們走出大山,可卻走不出心中‘遺憾’和‘愧疚’兩座大山,最終思念成疾,病死在床。 誰曾想,系統給了蘇皓一次重啟人生的機會。 這一世,他將徹底摒棄往昔的陋習,逆
宛若新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