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門帝師徐鶴

第一卷 第229章 科舉成功的秘籍

在場的都是聰明人,萬里挑一出來的。

徐鶴的話他們自然聽得懂。

說白了,他們看書,讀了聖人的註釋後,覺得這個句子咱就懂了。

但實際上並沒有代入到如今這個時代,沒有代入到自己的身上來理解。

那理解的聖人之言,肯定沒有先賢理解的深刻。

眾所周知,寫議論文,只有體會深,且融入到自身體悟中寫,才能寫出好文章。

不然寫出來的東西總覺得流於表面,不發人深省。

這就是徐鶴為什麼說,在座的各位,很多人讀書都沒讀好,還談什麼寫文章的原因。

這時高國光出言道:“亮聲兄,你教了大家讀書的方法,那八股文章呢?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我等也能中個第一名過過癮!”

眾人聞言鬨堂大笑。

坐在案後的教授高壁卻瞪了高國光一眼,高國光見狀縮了縮腦袋,不敢跟徐鶴學,說俏皮話了。

徐鶴聞言點了點頭:“確實有妙招,不知大家想不想學?”

眾人聞言頓時像掉進懸崖,遇到白鬍子老爺爺的社會青年,眼睛都放光了。

徐鶴講了個故事:“據說吳縣有個士子,他幼讀經書,幾歲便能寫文章,但卻不屑於科舉時文。”

眾人聞言心道,還有這等怪人。

徐鶴接著道:“長大後,這人縱酒放懷,諸生譏笑他名不副實!”

“但他卻慨然道,閉戶經年,取解首如反掌耳!”

解首就是解元,鄉試第一名,眾人聽了全都驚訝地看著徐鶴的眼睛,彷彿想從他眼睛裡看出,此人是不是徐鶴杜撰的,哪有這麼牛轟轟的傢伙,天天喝酒,出山就說自己能中解元。

徐鶴道:“果然,他關門用功一年,便奪得應天鄉試解元!”

“啊!”眾人譁然,紛紛交頭接耳問身邊之人,吳縣是不是有這號人物。

但大家想了半天,也沒聽說過往年應天鄉試中有吳縣的解元。

高壁見眾人交頭接耳,於是沉聲道:“噤聲!”

徐鶴笑道:“這個故事的真假不重要,重要的是下面的話!”

“這人中瞭解元后,他的好友問他,你這八股制義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訣竅?我看你中解元真如喝水一般簡單!”

眾人一聽,知道【戲肉】來了,全都屏息凝神靜等下文。

徐鶴道:“那人對好友說,【吾不覓時輩講習,取前所治《毛詩》與所謂《四書》者,翻討擬議,只求合時議!”

眾人聞言,恍然大悟。

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?

不,先說說這話的人是誰?

其實,徐鶴還真不是杜撰的故事,這是另一個時空中,唐寅唐伯虎在中解元前,真實說過的故事。

而問這句話的人就是他的好友,大名鼎鼎的祝枝山。

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?

唐伯虎說,他之所以能中解元,是因為他從來不看同時代人的程文。

而是仔細研究《毛詩》和朱子的《四書集註》,這兩本書相當於教科書,別的人寫的文章,闡發的釋義都相當於課外輔導。

唐伯虎的意思是,我只要把大綱內的教科書研究明白了,別的人寫得那些小作文,不看也罷。

但他最後還說,【翻討擬議】,只求與【時義】相合。

其實,這句話才是這個故事的重點。

唐伯虎說,他把前人的論點掌握了,然後結合時事,把古人的議論中,暗合今天時事的部分單獨拎出來寫到文章裡,這樣就能得高分。

徐鶴當時看到唐伯虎的這段論述時,不由拍案叫絕。

這叫什麼?

翻討擬議就是不跳出國家考試規定的大綱範圍。

與《時義》相合是什麼?

這叫緊貼時事,用聖賢為人處世的小方法來給今天的事情背書。

做到這兩點,考官看了你的卷子,就知道,你這人,經典是讀熟了的,對時事也很關心嘛,很好很好,喏,這是你的解元,親,收好了哦!

沒錯,就是這麼簡單。

眾人,包括謝良才和高壁、焦澤等人全都怔在原地,細細品味徐鶴話中的意思。

而一幫子廩生、增生、附生則全都傻了。

這種論述,無疑是給眾人開啟了一扇全心的大門。

以前大家被老師教育,老師們都會說:“你們書讀千遍,其義自見。”

但今天學霸現身說法,直接告訴你,讀書也是有竅門的,不是說你書背熟了就有用的。

也不是你把聖人經義搞明白什麼意思就行了。

而是不僅背熟,還要結合自身對這件事的理解而理解。

最後找出經義中的事情,來結合時代闡發自己的論述。

很複雜,但最少有了努力的方向。

到這裡,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著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案首,他們眼光中有羨慕、有嫉妒、有讚歎、有難以置信,總之,非常複雜。

大家第一次知道,原來讀書真的不能抱著書死啃,也許笨辦法能讓你中生員,但指望將來靠啃死書想中舉人、進士,聽完徐鶴一席話,他們發現,那是天方夜譚。

因為這個世界上聰明人太多,你不聰明,你不掌握方法,那你註定就是被淘汰的那個。

而這種方法,卻不是人人肯說,人人願意分享了。

眾人回過味來,看想徐鶴的眼神又變了。

徐鶴這人,不僅學問好,而且還不藏私,這簡直是天字第一號【最佳同窗】啊。

這時徐鶴道:“我說一個題,現場破給大家聽聽,供大家切磋如何?”

眾人聞言,鬨然叫好。

丁子號齋舍眾人更是與有榮焉,心中幸福地快要暈了,這種學霸,在自己齋舍,那豈不是可以早晚請教?

徐鶴道:“禹惡旨酒而好善言!”

這句話出自孟子,意思是,大禹不喜歡喝酒,但是喜歡聽有價值、有意義的話。

全文是:“孟子曰:禹惡旨酒而好善言。湯執中,立賢無方。文王視民如傷,望道而未之見。武王不洩邇,不忘遠。周公思兼三王,以施四事;其有不合者,仰而思之,夜以繼日;幸而得之,坐以待旦。”

這段話從大禹到周公,把儒家認為的先聖誇了個遍。

頭緒很多,其實很不好破題。

眾人聽了題後,都在腦子裡思索,如果是自己該怎麼破。

徐鶴這時道:“我的破題是【大賢舉先聖之心法,明道統之相承也】!”

眾人一聽,全都拍起了大腿。

構成這個題目的經義是講述古代堯舜禹湯、文王、武王、周公這些先聖道統承繼的關係。

題目長,文字多,涉及的任務更是不少,頭緒紛繁複雜。

但徐鶴以【大賢舉先聖之心法,明道統之相承也】破題,可以稱得上是“方正嚴潔”,沒有一個字的廢話。

眾人這才明白,原來徐鶴所謂的閱讀理解和切中【時義】,原來竟然這般厲害。

高壁在聽完後暗自感嘆:“此破題堅煉遒淨,一字不溢,題之義蘊畢現,難怪此生能得小三元,了不得,了不得啊!”

人氣小說推薦More+

天飛傳3
天飛傳3
周扶波與王細雨是兩位歸隱的老前輩。扶波刀與細雨劍是江湖中聞風喪膽的利器。 刀劍合璧,騰雲駕霧,東方來燕,天外飛仙。劉小紅誤入深山,被周鵬搭救;尋劍途中,又被富家公子趙翼看上。 一娟絲帕,牽扯兩段感情,劉小紅該何去何從?
列夫托爾斯明
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
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
【歷時一年半,全文已完結,感謝支援正版!】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,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(失憶弟弟),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,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,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,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,包括但不限於: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;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
蒙面紙羊
沖喜後,亡夫他又活了
沖喜後,亡夫他又活了
【正文完結,番外更新中~】 【預收《小啞巴他有點乖》歡迎收藏】 本文文案: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,卻因算命先生一句“克父”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,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。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,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,直至他橫死街頭…… 再次睜眼,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。 喻君酌累了,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,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,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。 淮王,
林不歡
全家戰死後,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
全家戰死後,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
“大郎死,二郎亡,三郎馬踩肉泥漿,四郎為護太子爺,萬箭穿心在北疆……”北疆一戰,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。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,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。作為穿越者的葉星,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。 葬禮上,八大家族前來退婚,八個嫂嫂卻不幹了,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,幫助葉星重振家族。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,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,你們還要重振葉家,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?
南燚
穿越小霸王孫策,開局拍賣傳國玉璽
穿越小霸王孫策,開局拍賣傳國玉璽
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,先和周瑜結拜,再拍賣傳國玉璽,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。 直接過江,橫掃江東,三顧茅廬,結拜諸葛亮。收服呂布,收服趙雲,收服劉關張。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。當然,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!
薯條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