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門帝師徐鶴

第一卷 第223章 董狐直筆

徐鶴見他一副言之鑿鑿的樣子,噗嗤一聲笑了出來,又說了一段《左傳》裡的內容:“孔子曰:「董狐,古之良史也。書法不隱;趙宣子,古之良大夫也,為法受惡,惜也。」”

聽到徐鶴這番話,歐陽俊有些懵逼。

其實,這兩段話,都是出自《左傳》,而且是聯絡在一起的。

原文是:“乙丑,趙穿攻靈公於桃園。宣子未出山而復,大史書曰:「趙盾弒其君」,以示於朝。宣子曰:「不然」。對曰:「子為正卿,亡不越竟,反不討賊。非子而誰?」

宣子曰:「嗚呼,我之懷矣,自詒伊戚,其我之謂矣」。

孔子曰:「董狐,古之良史也。書法不隱;趙宣子,古之良大夫也,為法受惡,惜也。」越竟乃免。

宣子使趙穿逆公子黑臀於周,而立之。壬申,朝於武宮。”

這個故事其實很有意思。

大概翻譯過來就是,董狐是春秋時晉國的史官。《左傳》宣公二年記載,晉靈公聚斂民財,殘害臣民,執政大臣趙盾多次勸諫,靈公不但不改,反而想害死他。

趙盾只好逃亡。當逃到晉國邊境時,其族弟趙穿帶兵殺死靈公,於是返回繼續執政。

董狐記載道:“趙盾弒其君”。

趙盾那個委屈啊,於是辯解,說靈公是趙穿所殺,不是他的罪。

董狐說:“子為正卿,說是逃亡但還在國境之內,而且事發後你不討伐趙穿,那始作俑者不是你又能是誰呢?”

由此,還誕生了一個成語【董狐直筆】。

如果從後世的角度來看,趙盾著實有些冤枉。

但當時的史官,都是以禮儀違合作為依據的。

所以孔子讚揚董狐“古之良史”時,也對趙盾嘆息不已,說他如果當時離開了晉國,那也就不會被記成【弒君】了!

趙盾是“古之良吏”,董狐所以能夠直筆而安然無恙,還得到千古名聲。

其實,要想秉筆直書,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。同樣是在春秋時代,齊國大臣崔杼縱容旁人殺死君主莊公,齊國史官也這樣記載:“崔杼弒莊公”。崔杼惱羞成怒,將他殺害。

而史官之弟照樣續記,崔杼又殺其弟。

史官的另一個弟弟不畏強暴,繼續據實記錄。

大權在握的崔杼也終於束手無策。這就是直筆寫歷史的結果,齊國史官兄弟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扞衛了歷史的真實,其自身也為後人演繹了一段悲壯的歷史。

從董狐開始,《左傳》、《史記》均繼承了求實的史學本質。

一言以蔽之,就是“不虛美,不隱惡”。

因此,太史公才會把項羽寫得那麼悲壯,描寫劉邦卻多少有點市井流氓相,並不因他是當今皇上的老祖宗而有所避諱。

那麼回過頭來,想想焦澤的問題。

“對據事直書怎麼看?”

徐鶴舉【趙盾弒其君】這件事,首先就是告訴大家,你們稍安勿躁,大家都說的【董狐直筆】的故事,但實際上在聖人經義中,聖人已經針對這件事進行了臧否。

所以,據事直書這東西在經義中不存在,你們別想挑我的茬。

接下來,我們再回歸事件本身。

董狐在這件事中真的是【據事直書】嗎?

看原文,大史書曰:「趙盾弒其君」,以示於朝。宣子曰:「不然」。對曰:「子為正卿,亡不越竟,反不討賊。非子而誰?」

趙盾的族弟殺了晉靈公,董狐你憑什麼把責任歸結到趙盾身上。

這本身也是一種用主觀判斷,代替事實的行為。

你都已經用主觀意識寫史了,何談【據事直書】呢?

真正的據事直書,應該是說明趙盾在邊境沒有離開晉國,趙穿就殺了晉靈公,最後得出的結論應該是【趙穿弒其君】,而非【趙盾弒其君】才對嘛。

所以說,據事直書什麼的說說就是了,別當真,就連董狐直筆都有待商榷,還扯那麼多幹嘛?

徐鶴舉這個例子,就是告訴大家這個意思。

焦澤聽完,沉默不語,心中反覆咀嚼徐鶴舉例的深意。

但階下的一眾府學生員們卻還沒反應過來。

歐陽俊還在撓著腦袋轉不過彎來。

“不對啊,趙盾勢力這麼大,董狐卻在史書上記載他弒君,這不就是秉筆直書嘛?”

一眾廩生、增生和附生紛紛點頭,搞不明白徐鶴話中的深意。

這時,突然育英齋外傳來一聲輕咳。

眾人被這聲音驚醒轉頭看去,只見教授高壁從外面走了進來。

一眾府學生員連忙躬身行禮道:“學先生!”

府學中教授、訓導等學官,在公眾場合,大家都要稱呼【學先生】,但私底下可以稱呼其官職,比如高教授,比如焦訓導。

高壁衝著眾人點了點頭,然後來到徐鶴身邊道:“焦訓導的問題我在外面已經聽到了,徐鶴的回答,發人深省,爾等今日回去,以【趙盾弒其君】為題,寫個文章交上來。文章裡我不要你們分析趙盾的行為,而是要從董狐秉筆直書起講!”

眾人聞言頓時哀嚎一片。

寫文章沒啥,大家天天寫,但高壁的要求明著說,就是要考察大家有沒有聽懂徐鶴剛剛的闡發。

聽懂了,文章也就出來了。

聽不懂,那就是偏題,得分肯定不高。

但眼下,除了有幾個腦子活絡的繞過彎來,大家幾乎都還是一臉懵逼的狀態。

所以,這題怎麼解?

這時高壁道:“徐鶴,你不用寫這篇文章,我對你另有安排!”

徐鶴無語,這都叫什麼事兒,開學第一天報道就遇到這麼多事,將來的府學生涯看來很【精彩】啊!

想到這,他轉頭看向謝良才,特麼,騷人兄一臉小人得志的摸樣,始作俑者現在都這麼狂了嗎?

一旁的高壁不知道徐鶴此時的心理活動,開口道:“你是咱們南直隸第一個小三元,幾個月內就得了縣試、府試、院試三個案首,這麼短時間裡,你的成績是有些人窮盡一生都難以達到的,這裡面我相信一定有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,明天就由你給大家講講,你是怎麼學的?可以嗎?”

徐鶴:“……”

好吧,三好學生上臺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分享學習經驗……

有沒有升旗儀式和唱國歌?

沒有?

差評!

「求關注,求收藏,求免費禮物,求月票推薦,求雨……」

人氣小說推薦More+

全家戰死後,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
全家戰死後,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
“大郎死,二郎亡,三郎馬踩肉泥漿,四郎為護太子爺,萬箭穿心在北疆……”北疆一戰,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。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,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。作為穿越者的葉星,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。 葬禮上,八大家族前來退婚,八個嫂嫂卻不幹了,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,幫助葉星重振家族。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,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,你們還要重振葉家,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?
南燚
穿越小霸王孫策,開局拍賣傳國玉璽
穿越小霸王孫策,開局拍賣傳國玉璽
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,先和周瑜結拜,再拍賣傳國玉璽,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。 直接過江,橫掃江東,三顧茅廬,結拜諸葛亮。收服呂布,收服趙雲,收服劉關張。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。當然,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!
薯條君
開局一首詩,逼我當權臣
開局一首詩,逼我當權臣
現代普通人謝桉意外穿越到四分天下的古代世界,因一首詩卷入廟堂紛爭,逐漸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。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權傾朝野的權臣,結識了眾多江湖豪傑與廟堂權貴,經歷了賠銀案、文潮武弈、突梁紛爭等重大事件。 隨著神秘組織 “梁”的陰謀浮出水面,謝桉發現自己竟是昭烈帝的後人,肩負著拯救天下的重任。
望遠蛋
我只想當鹹魚縣令,怎麼轉眼成帝師了?
我只想當鹹魚縣令,怎麼轉眼成帝師了?
陳燁穿越大乾,成為一方小縣令。原本只想稍微發展一下科技,讓自己過得奢靡一點,沒想到女帝竟然微服私訪來到他這裡。 “大人,這琉璃是如何造出來的?這水龍頭要怎麼用?” “這個種子真的能讓水稻產量翻倍麼?” “要不,你來做朕的帝師吧……不願意?那,夫君也行。”陳燁:“啊?”
秋俞
極品世子:手握重兵,請貴妃醉酒
極品世子:手握重兵,請貴妃醉酒
甯浩本是在烏蘭戰場戰死的僱傭兵,卻意外穿越成大晉一字並肩王世子。 爺爺戰死訊息傳出後,各方勢力欲置他於死地。太子與貴妃徐慧琳設局陷害,卻被甯浩反將一軍。 在御書房,面對眾人指責,甯浩憑藉爺爺未死的訊息巧妙周旋,化解危機。 不僅如此,他還向晉帝請求將徐慧琳賜給自己。最終,甯浩成功帶著徐慧琳離開,準備回府面對前來的玉燕郡主,看他如何在這風雲變幻的大晉朝堂與後院中,走出屬於自己的強者之路……
非酋老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