糜芳聽了關羽的話之後,愣愣的在馬上呆立了片刻。
他望著關羽和張飛一同向前縱馬的背影,猛然回憶起了自己這次來接劉儉之前,糜竺曾特意囑咐給他的話。
徐州這些地方家族,若是要投靠劉儉,那就要誠心相待,不要耍一些無謂的鬼心思,畢竟劉儉在河北整治豪右的手段,那可是人盡皆知的。
既然糜家已經引劉儉來了徐州,那就自當以真誠以待,不要再抱著別的心思。
不然,以劉儉的實力和睿智。以後想要剪除徐州諸族,那也是手到擒來之事。
畢竟,這些年在河北,被劉儉所滅的家族可是數不勝數。
而如今,臧霸就觸碰了劉儉的逆鱗。
臧霸想要投靠劉儉,其所犯的最大錯誤,就是仗著自己是琅琊國開陽縣這裡的一方霸主,他想要藉著這個身份與劉儉坐地起價。
臧霸覺得劉儉若是沒有他,想要收復徐州北境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。
畢竟,當年藉著平定黃巾之事,這裡有很多泰山豪傑的勢力大增,皆已經成為地方霸主,兵馬足備,頗具戰力。
糜芳原先覺得,臧霸坐地起價,並沒有什麼不妥。
身為一方勢力,想將自己賣一個好價錢,那是理所應當的事情。
既然是歸順,那自然就是想歸順的有些價值。
但是,這事在劉儉這裡就是不行。
換成當年劉儉剛剛就任於地方,他或許會覺得與地方勢力達成一定的利益交換,討價還價,這是合理的事情,畢竟那個時候,劉儉勢力單薄,不論走到哪裡,都需要地方勢力的支援。
但是現在,情況不一樣了。
劉儉已經是大漢最強大的諸侯。
劉儉本人的目標和志氣是遠大的,他要的天下不是經過與地方豪傑妥協而得來的天下!
他要的是一個強大的漢民族,一個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漢民族!
地方豪強沒有餘地跟自己討價還價,他們只需要跟隨自己的腳步,自己讓他們幹什麼,他們幹什麼,就足夠!
跟著自己,他們就會家族興旺。
劉儉不會讓他們憑白付出,一定會給他們好處的。
但是劉儉所要的是絕對的指揮權,徐州諸族,在自己這沒有任何議價的能力。
這個規矩在一開始就得定下來,打一個好底兒,以免他們以後改起來不習慣。
對東海糜氏如此,對開陽霸主臧霸而言也是一樣。
臧霸,擺錯了自己的位置。
……
……
河北援軍抵達琅琊國的訊息,臧霸早就清楚。
但臧霸並不知道劉儉親自前來,他只知道率兵來的是河北的大將。
臧霸事先就打定了主意,他讓東海糜氏引河北軍駐紮在臨沂縣,臨近開陽,然後他會在起麾下的精兵猛將,一邊在開陽操練,一邊派人去臨沂與河北主將商談歸順之事。
說是歸順,實則是希望藉著徐州的事情,向劉儉邀請官職。
臧霸雖然如今是開陽霸主,但是卻一直沒有一個正經的職位。
要知道,臧霸費了這麼大的力氣稱霸開陽,壟斷了琅琊郡,雄踞徐州北部,可不是為了當賊寇的。
他想要一個正兒八經的官職,得到朝廷的官方冊封,名正言順的接管琅琊國。
目前,大漢朝官方有資格任命藏霸為琅琊國相的只有兩股勢力,一個就是遠在長安的朝廷,再一個就是撫遠大將軍劉儉。
其實,劉儉所建立的河北政權能夠任命的地方官員,理應是針對北疆外族而設立的。
像徐州這種並不與外族接壤的州郡,劉儉其實是不應該參與地方官員的任命的,但是什麼事兒都有個例外嘛,就看你怎麼解釋唄。
只要是想,就一定有辦法解決。
臧霸雖然在徐州北方有勢力,但他卻接觸不到長安朝廷的人。
這一次劉儉派遣精兵猛將來了徐州,臧霸於是便想借著這個機會搭上劉儉的線。
不過,臧霸這個人還是很高傲的,即使是要投靠劉儉,他也打定了主意,要風風光光的加入河北軍團。
他要讓劉儉因為他在徐州北境的勢力,而主動邀請他,要把他當成一個重要的人物供著,委任給他想要的官職。
而且他還希望保持獨立性。
他可不想屈膝諂媚的去歸順劉儉。
他得站著把官位掙了!
可惜的是,臧霸打錯了主意,劉儉偏偏就想讓他跪下。
臧霸在開陽點兵,正準備讓河北援軍知道自己兵馬之雄壯,但很快,糜芳的使者就匆忙趕來,告知臧霸,河北的援兵不打算在臨沂縣駐紮了,他們反倒是去了琅琊國的陽都縣屯兵駐紮。
臧霸聽到這個訊息之後,不由勃然大怒!
他怒的倒不是河北軍不按照他的指派去臨沂屯兵,他怒的是河北軍在哪裡駐紮不好,偏偏要去陽都!
河北軍如此安排,是赤裸裸的政治挑釁。
臧霸如今是琅琊國的實權人物,他的目標,就是能夠成為琅琊國相,名正言順的接手整個琅琊國,成為徐州北部的霸主。
但是,陽都城中現在有誰?
是現任的琅琊國相呂汾,還有琅琊王劉容。
這兩個人的勢力倒是不足矣讓臧霸重視,但是他們兩個,確是名正言順的琅琊國執政人!
臧霸想要投靠河北的主要原因,就是想在名義上接手琅琊國相呂汾的職務。
但是河北軍偏偏拒絕了自己的好意,反倒是去陽都城親近呂汾……
這不是擺明了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嗎?
臧霸隨即詢問糜芳的使者,河北軍從海上來的這支部隊的主將是何人。
那使者告知臧霸,主將乃是冀州大將張飛!
臧霸當即派人,星夜將他的幾個盟友召到開陽,共同商議如何對付“張飛”!
臧霸的盟友,都是藉著平定黃巾賊寇而擴充勢力的泰山大豪強,除了臧霸之外,還有孫觀,吳敦,尹禮,昌豨,各聚眾一方,自成氣候。
臧霸隨即將張飛引軍來徐州之事,與眾人說了一遍。
說完之後,泰山一眾豪傑皆是大為震怒。
“張飛匹夫,不過是仗著劉儉之利,在北地立下些許功勞,自以為是名將,居然不將宣高兄的好意放在眼裡,著實可恨!”
泰山諸將之中,昌豨年紀最大。
於是臧霸問昌豨道:“昌公以為當如何處置此事?”
昌豨眯著眼睛,思索片刻,低聲道:“既張飛不重視我等,那不如不投他,攻殺其軍,斬飛首級,獻袁紹如何?”
臧霸搖頭道:“不可!我等雖然獨立於青州之邊,自成氣候,但距離劉儉太近,飛乃儉之弟也,若殺之,劉儉深恨我等,誓滅之也!”
“陶謙年老,不足以侍,只有歸順劉儉,我等方有前程在。”
昌豨嘆道:“可是劉儉遠在河北,張飛又不以我等為重,如之奈何?”
臧霸也有些猶豫了。
這時,卻聽尹禮道:“飛至琅琊,不過數千眾,不若聯合糜芳,設計擒之,隨後攜裹飛眾,以其為人質,去河北問劉儉邀功,劉儉見我等在徐州這等勢力,必然倚重,可問劉儉要琅琊國相併青徐州郡守位,然後驅兵南下,為劉儉助力,一則可使劉儉倚重我等,二則可保持獨立,有兵權在手,可自建基業也!”
臧霸聞言,眼睛頓時一亮。
其實,這就是他的真實目地!
歷史上,臧霸和泰山諸將在投奔曹操之後,依舊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。
曹操剛開始受降臧霸的時候,割青、徐二州委之於霸,臧霸名義上歸降,但實則依舊是獨霸一方。
這也難怪,歷史上的曹操是為了應付袁紹南下,故而將東方諸事皆交由臧霸處理,也是為了緩解對抗袁紹時的壓力。
歷史上的臧霸也確實爭氣,袁曹爭鋒之時,他率兵直接衝進了青州,在齊、北海、東安三郡大殺四方,打得青州的袁譚滿地找牙。
曹操和臧霸的關係,明顯就是——大家都是道上混的,我叫你一聲大哥,是給你面子,你可別太過分,真把我當小弟兒了。
正因為泰山諸將有著很強的獨立性,所以其中才會有人屢次反叛,比如昌豨。
諸葛亮言:曹操五攻昌霸不下,足見昌豨反叛次數之多。
但說白了,也是因為袁曹對峙,曹操不想惹怒以臧霸為首的泰山諸將,所以曹操才會容忍昌豨在徐州跳來跳去。
但是這個時代的劉儉,可不是曹操。
現在的劉儉沒有歷史上“袁曹對峙”之時的艱難局面。
雖然劉儉對峙著董卓,袁紹,曹操等人,但他絕不是處於下風的。
所以臧霸等泰山諸將想要在他麾下保持獨立性……絕對不可能!
……
臧霸問諸人道:“如何能夠擒那張飛也?”
昌豨立刻道:“此事易爾,我可去詐降於飛也!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