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將軍智慧鎖怎麼新增指紋

第六百零九章:分配地盤

賀蘭草原。

秦國上將軍趙佗站在一處小土包上,眺望遠方一眼望不到邊的原野,看著滿地低首的牛羊,和那些放牧的月氏牧民,只覺心胸開闊,感從心來,當時就想要念一首詩。

但趙佗還是忍住了,來自後世的經驗告訴他,無事唸詩,並非好習慣。

他又想到剛收到不久的皇帝詔令,輕聲低語:“終於能回去了。”

這一句話,說出了軍中無數秦卒的心聲。

現在是秦始皇二十八年的十一月,距離他們受到徵召,遠離家鄉已經快過去了一年。

在經過了近一月的信使往來後,他們這支北伐的軍隊終於收到了來自皇帝的嘉獎,以及同意班師的詔令。

有了皇帝詔令,秦軍才能踏上回家的歸程。

不過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,趙佗並沒有在這邊閒著,而是透過各種動作,將草原上的事情安排妥當。

首先是他為了引誘頭曼單于回援所放的那場大火,連續燒了好多天,那段時間裡整個草原都被黑煙籠罩,熾烈的溫度,空氣中飛揚的灰燼,讓無數人見之色變。

好在陰山草原的地形特殊,南邊的北河阻止了大火的蔓延,東邊大大小小的湖泊,進一步限制了火焰擴張的道路。

最終大火熄滅時,只燒掉了大約半個陰山草原,給棲居於此處的遊牧之民留下了一塊活命的原野。

草原上那些殘存下來的匈奴人,已是被嚇破了膽子。

秦軍一把火燒掉了匈奴人的頭曼城,連帶著單于那幾萬放牧在附近的族人和數十萬的牲畜,都被燒死了大半,附近離得近幾個匈奴部落同樣未能倖免,死傷不少。

對活下來的匈奴人來說,火災已經夠可怕了,但之後在草原上傳蕩的訊息比火焰還要更加駭人。

天所立的匈奴撐犁孤塗單于,竟然被秦軍擒殺,傳首示眾。

與單于首級一起示眾的,還有左谷蠡王烏鹿虛,右谷蠡王須卜當等匈奴王侯的腦袋,近乎將匈奴高層一網打盡。

上層如此,下層的匈奴人在秦軍和月氏人的聯手圍攻下也是損失慘重,戰死和被俘的人數達到了三萬餘。

這樣的戰爭結果,讓草原之民既驚又懼,一部分匈奴人在僥倖逃命的左骨都侯呼延蔦的帶領下遠遁漠北,逃離這片傷心之土。

剩下的匈奴人,則是被秦人新任命的單于伊韓邪招攬。

寒冬即將來臨,這時候逃往荒涼的漠北,並不是什麼好選擇,普通牧民活命的機會太低了。

這樣還不如投靠秦人,按照伊韓邪的宣傳,只要他們歸附秦人,就可以繼續留在這片草原上放牧。

到了最後,伊韓邪收攏的匈奴人數達到十五萬左右,牲畜也有數十萬頭。

聽上去挺多,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原本留守的老弱婦孺,加上秦軍放回去的一部分匈奴人,可戰之兵不過三四萬左右,和投靠秦軍的兩部月氏實力差不多。

“匈奴在漠北龍城附近還有一些部族,呼延蔦帶人逃亡那裡,匈奴這個名號大概還會繼續使用,這一來陰山南北便各有一匈奴,形成南北兩匈奴的局面。”

趙佗想到這裡,淡淡一笑。

他對於逃掉的北匈奴並沒有放在心上。

現在頭曼已死,冒頓年紀幼小且還在東胡為質,沒有雄主的帶領,就憑漠北那些被打殘的三瓜兩棗根本翻不起什麼大浪。

且伊韓邪帶領南匈奴歸附秦國,受到諸夏文化的影響後,這些匈奴人會和北邊的那些同胞越行越遠,最終成為秦人真正的附庸。

趙佗甚至已經開始盤算起,如何將南匈奴秦化,以達到對其真正的掌控。

和親?

自然是不可能的。

但可以讓匈奴單于和諸多貴人之子,前往咸陽“留學”,學習諸夏文化,並用特殊的“教材”對他們進行洗腦,宣揚效忠大秦的思想。

同時再對降服的南匈奴開放關市,用代表諸夏文化的商品滲入普通牧民的生活。

如此南匈奴的上層、下層皆被套牢,被諸夏文化所影響侵蝕,南北兩匈奴之間,不管是在經濟還是文化上的差距都會越來越大。

甚至會出現南匈奴視北匈奴為野人的情況,雙方根本不會再有合流的可能。

當然,這些只是趙佗的初步設想。

其靈感來源於歷史上漢朝的做法,等到回朝後他就會向皇帝上書,到時候有朝中諸多大臣商議,進行方案上的補齊,自然會更好。

除了匈奴外,還有歸附的兩部月氏,趙佗也有類似的想法,用文化的力量,真正的讓這些草原民族融入秦國。

不過現在月氏人的作用,主要還是和伊韓邪的南匈奴形成相互監視的局面。

趙佗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,重新分配了草原上的勢力分佈。

首先是投靠秦軍的南匈奴,他們被遷徙到北河以南的套中平原。

他們原本所佔領的陰山草原,則被分給了貴霜部月氏。

雖然這片草原被大火燒掉了一半,但貴霜的人口也不算多,剛好夠他們使用。

待到過上兩年,這裡照樣是一片肥沃豐茂的牧場,貴霜翕侯對此還是比較滿意。

趙佗這樣安排的目的,就是讓貴霜月氏擋在南北匈奴之間,不僅能阻止南北匈奴的相互溝通。在秦軍離去後,如果伊韓邪起了叛逃之心,想要帶人北上,那也得先過貴霜月氏這一關。

同理,南匈奴被安排在“套中平原”,剛好夾在陰山草原的貴霜月氏,與賀蘭草原的休密月氏之間,可以防止兩部月氏相互勾結聯合,並能同時監視兩部月氏的動向。

如此匈奴、月氏相互監視,相互制衡的佈局,才能在秦軍走後,保持這片地區的局勢穩定。

等到日後皇帝遷徙秦人實邊,在這裡設定郡縣之後,秦人與這些草原民族為鄰,更能達成三方監視的局面。

趙佗此舉,可謂用心良苦。

只有做完了這一切,他才能放心的離開這片新打下的領土,而不用擔心離開之後,就會出現反叛。

身後傳來腳步聲。

“上將軍,月氏貴女蘇迦莎求見。”

短兵前來稟報,趙佗“嗯”了一聲。

片刻後,蘇迦莎邁步走過來,她躬身道:“上將軍,妾已經帶人捉住了白鹿。”

“哦?還真捉到了。”

趙佗滿意的點點頭。

這個女人,果然沒讓他失望。

這一次秦軍大勝回咸陽,除了要押運一批匈奴俘虜回去獻俘之外,自然還要向皇帝獻上一些草原上的特產,以誇耀秦軍武功,同時讓皇帝真正感受到他控制了這片土地。

蒼狼、白鹿。

這便是趙佗的選擇,蒼狼就是草原狼,在草原上隨處可見,想要捉住並不難。

白鹿則十分稀少,蘇迦莎帶著上萬人出去,找了好幾日,這才捉住了一頭。

蒼狼白鹿俱到手,那他趙佗自然也該回去了。

趙佗側首,看著蘇迦莎那張和秦人女子明顯不一樣的臉,笑道:“你如今就要隨我大軍回咸陽去,心中可有畏懼?”

蘇迦莎在這一次的戰爭中多立功勳,還擒殺了頭曼單于,堪稱是趙佗以下的第一號大功臣。

再加上她是女子身份,更使得她的名字十分醒目,引來了皇帝的好奇。

故而皇帝在詔令中,特地要求蘇迦莎等功臣,隨秦軍一起回咸陽覲見,他要進行大封賞。

看著趙佗剛毅的面容,蘇迦莎略一失神。

接著她輕笑道:“妾自幼仰慕大秦,如今能去咸陽,高興還來不及,自是不會畏懼。而且……不是還有上將軍在嗎?”

“我?”

趙佗怔了怔,接著搖頭道:“不管有沒有我,你是這一次北伐的功臣,皇帝自是不會虧待於你。”

趙佗沒有管蘇迦莎略帶失望的眼神,他讓短兵招來自己手下的長史,然後正式下達了軍令。

“班師!”

(本章完)

人氣小說推薦More+

亮劍:從晉西北打到上甘嶺
亮劍:從晉西北打到上甘嶺
當年我在山裡,拿著土槍、土炮、漢陽造亂竄的時候;你叫我土八路,我不挑你的理。 但是現在,你看著我後這幾根十幾米高的大圓木;你告訴我,你該叫我什麼? PS:本故事純屬虛構,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。
一槍八百里
開局三個老婆,先當土皇,再當君
開局三個老婆,先當土皇,再當君
【系統+詼諧+美女如雲+架空歷史】開局發老婆,公主,女將,落魄千金大小姐三選一。 可這亂世之中,漂亮一文不值,還得是膀大腰圓能幹活的。不好意思,我全要……
好貓不喝酒
清末1895看觀你好
清末1895看觀你好
清末民初,架空歷史,世間昏昏,眾生悶悶。 一吐所想,看者有思,觀者有得,我之幸甚。 不喜歡論戰,但寫出來自然是願意有所交流的,只是三言兩語間很難說清楚什麼。為此,我寫了二十來萬字,訴說思緒,得失,如果有同道,寫本書出來就好了。 心念一起,買臺二手筆記本,在出租屋四個星期不到,書就寫完了,寫時只覺思潮如湧。 完了一邊放鬆心情,一邊修改,一邊找網站發表。 沒想到還挺坎坷,在大網站前三章開書稽核都過不去
螻蟻觀星
都打到長安了,你管這叫小兵?
都打到長安了,你管這叫小兵?
穿越架空歷史,成為在沙洲的一名府兵。 本來想本本分分的生活,奈何親族吃絕戶。 親族想讓他死。 流氓紈絝想讓他死。 南邊的吐蕃賊也對他恨之入骨。 天下英雄亦是如此。 趙莽很慌,但卻不完全慌。 既然都不想讓他好好活,那就掀桌子別幹了。 以小兵起步,以沙洲為根基,一路橫衝直撞,從沙洲到蘭州,從地方到朝堂,從邊關到嶺南,留下赫赫威名。 當所有人反應過來時,發現他追隨者名將如雲,手握百萬雄師,自立為王。
櫻煌
女主她總被強取豪奪
女主她總被強取豪奪
姜姜這輩子救過兩個男人。 第一個男人是沈瀾。 當時他躺在路邊,被打得渾身是傷,瀕臨氣絕。 她好心醫治他並照顧他十幾日,他卻對她說:“你會後悔的。” 後來,姜姜確實後悔了。 沈瀾害她家破人亡。 第二個男人,是太傅府的五公子徐慕白,他因幼時從馬背上摔了下來,雙腿殘疾,性情孤戾。 姜姜隱姓埋名進了太傅府,成了他的丫鬟,對他雙腿殘疾之症頗感興趣,日日照顧。 不多久,沈瀾發現了姜姜的蹤跡,姜姜只好再次逃跑。
七里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