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檔1995小說最新章節

第087章:專題報道

比起拍攝時的瑣碎,央視剪輯後的專題,如同一隻精心製作完成後的‘香腸’,觀賞性要提高許多。

五分鐘的短片,採取一種遞進式的敘事節奏,開端以‘一月發表9篇文章’的媒體新聞作為切入,引出一個近期在中原省廣受關注的少年作家。

隨後,央視介入採訪。

鏡頭中的女主持與一個少年侃侃而談,關於寫作,關於學習,關於集郵,關於書法。

還有繞不過去的學習成績。

1022分。

簡短一段開篇,一個天才少年的形象躍然而出。

然而,當觀眾以為僅止於此時,少年人出版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本書,並且對出版社建議,向河元市進行捐贈,同時向學校領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,進一步產生了‘美麗河元’徵文活動。

敘事進行到這裡,觀眾也明白,開始昇華了。

再想想專題的名稱,《心繫家鄉的少年作家》,一個少年人,自己成名了,還不忘記身邊的同學們,希望透過徵文活動讓大家一起對文學感興趣,一起實現進步,對於一個16歲的孩子來說,能有這樣的想法,實在不錯。

然而,如果僅止於此,央視的專題啊,是不是太小題大做了一些?畢竟這年代,全國各地,類似的人和事,實在不少?

央視似乎準確地猜中了熒幕前許多人的心思,於是,敘事再進一步。

送戲下鄉。

自己成名了還不忘同學們的少年作家,發現在家鄉戲劇團工作的鄰居已經很久沒有開工,斟酌之下,親手策劃了一場‘送戲下鄉’地推活動,不僅讓戲劇團重新恢復活力,還使得地方上一家默默無聞的小酒廠迅速引發關注,並且帶動了更多的就業,少年作家的另外一位鄰居,就因此在酒廠找到了工作。

報道進行到這裡,央視引用了《青年日報》上堪稱經典總結的‘一舉三得’,讓劇團得到工作,讓酒廠得到宣傳,讓百姓得到娛樂。

如果說,專題報道進行到之前的‘徵文活動’,電視機前的觀眾還只以為某個少年只是很有才華,人品也還不錯。當敘事進行到‘送戲下鄉’,看著鏡頭中群眾熙攘的熱鬧開戲場景,聽著某個酒廠老闆講述少年作家設計廣告語裡的人文精神,還有工人們的笑臉和一車車往外拉的白酒,大部分人的感覺就變成了……這玩的吧?

怎麼可能?

然而,鏡頭中,蘇杭親手寫下的‘送戲下鄉’地推方案手稿,還有一系列都指向某個少年的採訪人證,加上央視本身天然的強大公信力,無數的觀眾,又不得不相信起來。

真的有這麼一個16歲的少年,不僅是少年作家,還策劃了一場大型的商業活動,讓家鄉的許多人都因此受益。

專題的最後,是一段訪談。

關於寫作,少年說,從小喜歡,而且,也想賺一些稿費,讓父母過得更好一些。

關於徵文,少年說,獨木不成林,希望同學們能和自己一起進步,讓大家在寫作上更好一些。

關於送戲,少年說,看到身邊人生活不好,也就想著力所能及,讓所有人都能過得更好一些。

於是,再次昇華。

主持人準確抓住了其中的幾個字,‘更好一些’,並且聯絡少年作品裡諸多對家鄉意象的描述,一步步契入主題:心繫家鄉的少年作家。

千家萬戶的電視機前。

無數的觀眾,都在不知不覺被帶入到某些情緒當中。

是啊。

如果沒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讓家鄉的身邊人‘更好一些’的心思,某個16歲的少年,不可能做出那麼多的事情。

許多人還想到了孟子的那句名言:

達則兼濟天下。

少年人只是少年,無法兼濟天下,但能夠兼顧自己的家鄉,已經實在難得。

專題最後,是少年在寫黑板報。

《鋼鐵是怎樣練成的》當中那一段眾所周知的傳世經典,再一次的,不知不覺深化了某個少年的形象。

鏡頭最後在那段寫完的黑板報上的定格,也讓無數人感慨萬千。

專題結束,回味之前的五分鐘,想到某個少年作家的種種,許多觀眾都做出了一個個決定。

有人想要去買一本少年的小說合集,《數不清的流年》,那麼美的名字,怎麼能不讀一讀?

有人想到了少年的集郵愛好,決定給他寫信,一定要挑最有意義的郵票。

有人記起了那段很有‘人文色彩’的廣告詞,打算找一找市場上有沒有熒幕裡出現過的桑河酒,親口嘗一嘗。

有人打算重讀一遍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,想著自己的一生,也要想那少年一般,‘不虛度’。

甚至還有人想要去一趟河元,親眼看一看那座小城。

……

遠方人們諸多的想法,一時間還無法闖入雨幕下的中原腹地。

近處的人們,思緒也是各式各樣。

葛蕾蕾家裡,一家人看完專題,姑娘就拉住父親,一個勁兒追問,自己交的朋友,厲不厲害?

葛父笑著說厲害。

葛母卻補刀:就是年齡小了一些。

然後是葛蕾蕾的大紅臉,差點沒忍住,把少年在期貨市場上的壯舉與父母分說一番,可不想他們哪怕一點點小看他。

還好,忍住了。

博藝的職工宿舍內。

方薇還在慢條斯理地吃著早飯,嘴角帶笑,張曉曉卻覺得這間屋子自己是一分鐘都不想待下去了,她要搬出去,遠離方薇,遠離《青旭》,遠離那個可惡的什麼少年作家。

不過,今天沒辦法,只能先去辦公室。

然後就看到了這一天正式發售的《商海》10月刊,封面上加黑的標題:《送戲下鄉,少年作家的天才策劃》。

原來,這就是自家的‘大招’。

張曉曉捧著雜誌呆了好幾分鐘,然後就決定,放棄了,頹廢了,反正是躲不開了。

河元西郊。

本來在罵著鄭春那個‘信球’走了狗屎運的陶丙立看到最後熒屏裡某個少年寫黑板報的場景,一眼就捉到了自家女兒身影。

而且……

自家丫頭那表情,那眼神,那動作……陶丙立頓時又覺得,某個‘信球’踩的不是狗屎,是牛糞!

對,牛糞!

不過,或許看錯了呢?

轉向一旁悠哉捧著一本雜誌翻閱的妻子,陶丙立不太確定地問道:“老婆,剛剛那個,是咱家暖瓷吧?”

趙怡翻了一頁手中的《青旭》雜誌,輕輕點頭:“是啊。”

“你沒發現什麼不妥?”

趙怡抬了抬手中雜誌:“我看雜誌呢。”

這都火燒眉毛了,還看什麼雜誌?

陶丙立蹭地起身,想要去一趟二中,不過,表情變化了一會兒,想想剛剛電視裡那少年的種種,稍微猶豫,還是重新坐了下來,拿起一旁的電話撥到了鄭春家裡。

佔線。

又撥到鄭春的大哥大上,還是佔線。

陶丙立不服氣,反覆撥了好一會兒,終於接通,立刻道:“鄭春,剛剛電視裡那個……我恭喜你個屁……是這,那個幫你策劃的小傢伙,有空喊出來,一起喝幾杯啊?”

商都市花心路。

酒店餐廳內,電視裡的專題結束,沒想到還會有這種轉折的張群禮咒罵幾聲,思緒轉了轉,決定不能如此甘休,得再給那鍾長林上些眼藥。

張群禮旁邊,趙雪一臉的魂不守舍。

想到了剛剛電視神采飛揚地唱著《花木蘭》的女子,想到了洪家,想到了就隔著一戶的那個少年鄰居。

還想到了自己。

整天被榮合通帶來帶去,連個穩定的落腳地方都沒有,今天,當下,甚至又那麼被送了人。

玉川河畔,鍾長林家。

央視的專題還沒有播完,鍾長林就開始不停地接打電話。

訂書的。

訂雜誌的。

尋求合作的。

打聽某個少年作家訊息的。

……

之前根本不關心電視內容的鐘長林妻子見丈夫突然這麼‘奇貨可居’,也終於不再嘮叨,還小心的詢問,發生了什麼事情?

棉紡路的小院。

比起其他地方的紛紛擾擾,這裡如同雨幕中的一個平靜角落。

看完了報道,大家都很滿足,然後,還是要上學的。

新的一天。

雖然下著雨,但,依舊那麼美好。

人氣小說推薦More+

創業系神豪:我要供養百萬員工!
創業系神豪:我要供養百萬員工!
畢業一年,經常加班,收入微薄。蘇揚很是迷茫,在大城市裡完全找不到方向。 偶爾間,他獲得了大企業家系統。只要他開公司,給員工發多少工資,大企業家系統就會返回他多少工資。 同時,他還獲得了商業推演技能,可以推測未來公司一年的利潤收入。 於是,一位創業系神豪出現了!
飛翔的烤乳豬
養成系女神:聽勸後,我成了天后
養成系女神:聽勸後,我成了天后
[穿越]+[聽勸系統]+[戀綜]+[文娛]+[勵志]+[大女主] “請問我這樣的條件,參加戀綜怎麼樣?”從平行世界而來,對新形象徹底絕望之後,陳若桐線上傳送了這樣一個問題。 “換個頭試試!” “建議奪舍其她人!” “減肥吧,每天跑步十公里,六十分鐘ELenifit,六十分鐘帕梅拉。”看著這些或中肯或嘲諷的評論,獲得聽勸系統的陳若桐邁出了改變的第一步。 若干年後,當記者們詢問陳若桐的粉絲們,對於
冰箱雪梨
都重生了咋還學醫呢
都重生了咋還學醫呢
楊鑫,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最年輕的副主任醫師。工作兢兢業業,榮獲錦旗無數,治癒患者上萬,可他自己卻得了一個病。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,他忽然察覺到自己失去了喜歡一個人的能力。時間,在他心口挖了一個洞,怎麼都填不滿,而時間又給他開啟了一扇門,讓他重新回到高二那年。 風扇在轉,老師在講,粉筆在黑板上庫庫的響,同桌疲倦的趴在課桌上酣睡,楊鑫看著熾熱的陽光透過教室玻璃窗打進來的樣子,還有書桌上高高築起的
訁戒
玄學姑奶奶下山賣符,全網爭搶
玄學姑奶奶下山賣符,全網爭搶
頂流有個玄門姑奶奶,年輕的姑奶奶下山了,姑奶奶發飆了,姑奶奶的符,真好用! 面對曾經爆火現在卻無人問津的前影帝,花歲辭歪頭, “你被人換了運,加強改良版轉運符要嗎?”黃金操盤手接連投資失敗,走投無路,花歲辭伸手, “把你家那個住著髒東西的破石像砸了,順便,超強淨化符來一張?”從國外回來的美女總裁連連夜夢,花歲辭揪出罪魁禍首,一張強力祛驅煞符拍過去, “敢在我的地盤上撒野,你丫給我死!”——花歲辭
蘇沐葉
官場:從拯救美女市長開始
官場:從拯救美女市長開始
駕馭權力,是一門高深藝術。需識大局、知進退、善謀略,還要懂女人。 前三點是為了征服世界,最後一點,則是為了不被女人所征服。仕途難,難於上青天,美人香,香滿青雲路。 本書直接從地級市開局,不會出現主角從鄉鎮崛起幾百章的情況。
天之原野